1950年10月,鸭绿江边上冷得要命。麦克阿瑟刚搞定仁川登陆那大事儿,嘴里叼着他那有名的玉米芯烟斗,瞅着旁边一脸愁容的参谋,乐呵呵地说:“你说那些中国人?他们连鞋都凑不齐一双,还想跟我的坦克干一架?”
当消息传来,说中国军队在边境聚集,他却跟记者说:“孩子们圣诞节前肯定回家!”这话一出,立马成了全世界的热点。那时候,咱们的志愿军先锋战士们正穿着单薄的衣服,脚上绑着草绳,硬是从冻得像铁一样的江面上走了过去。
麦克阿瑟之所以那么自信,说白了就是因为他那边装备太牛了:他的“联合国军”有战机1100多架,坦克300多辆。而咱们志愿军呢,每个师就那么12门老掉牙的山炮,射程连美军的一半都赶不上。
更糟糕的是,美国军队把天空牢牢控制住了,所以志愿军的车队在白天连火都不敢生来做饭。他们只能吃冻得像石头一样的炒面袋子,还得就着雪往下咽。
但这位70岁的老将军漏掉了一个重要因素,他下令部队分成东西两路快速北上时,没料到彭德怀早已在长津湖和清川江一带设下了重重埋伏。
11月25号傍晚,西线的美军部队闯进了云山峡谷。就在这时,山林里头猛地窜出来好多“冰战士”,他们揣着炸药包就往坦克底下钻,举着明晃晃的刺刀跳进战壕,还有的硬是用牙齿扯掉了冻得硬邦邦的手榴弹拉环。
美军战情报告里写道:“中国军队的军号声仿佛幽灵在四周飘荡,让士兵们心态全崩,他们竟把死去战友的尸体堆起来当挡箭牌,抵挡子弹。”仅仅三天时间,美国第八集团军就败退了300公里,丢下好几千件装备,狼狈地逃过了清川江。
东线那边打得真叫一个惨:长津湖那儿有个“冰雕连”,到死都摆着开枪的架势。陆战一师呢,在“地狱火谷”被切成了五截,最后靠飞机扔下来的桥部件,才勉强突围出去。
圣诞节那晚,东京盟军总部的大宴会厅里安静得吓人。麦克阿瑟瞅着战报,上面赫然写着“死了伤了3万6千人”,他心里一紧,赶紧给白宫打了个加急电话,声音都抖了:“咱得赶紧扔26颗原子弹过去!”
【祈祷中国参战的将军】
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,麦克阿瑟心里头有个挺奇怪的矛盾:他明面上说“中国肯定不会掺和进来”,但背地里却跟手下嘀咕:“我其实天天盼着中国人赶紧过河来呢!”
这种分歧其实是因为他对中国情况有两个大误会。从军事角度看,他觉得新中国刚打完内战,经济不行,武器也短缺,“连个像样的飞机大炮都拿不出来”,要是敢动手,肯定一败涂地。
不过,说到政治立场,他内心深处希望中国能卷入战争。一旦中国明面儿上参与进来,美军就有了借口,可以堂而皇之地轰炸东北的军事基地,说不定还会趁机支持蒋介石重新攻打大陆。
当周恩来借助印度大使传达出“美军一旦跨过三八线,中国定会介入”的信息时,麦克阿瑟不屑一顾地说:“这简直就是外交史上最大胆的空话吓唬!”
更深层次的错误在于小看了人们的决心。麦克阿瑟在自己的故事书里写到,他琢磨过咱们中国近来的历史:甲午海战那会儿,清军一打就散;八国联军来的时候,老百姓还在旁边看热闹。他就觉得咱们这个民族“没有跟上现代国家的步伐”。
但他压根没想到,鸭绿江那边儿的战士们正高声唱着“保卫和平、保卫祖国,就是守护咱自个儿的家园”。以前当过国民党兵的那个刘光子,居然能一个人扛着机枪,跟63名英军干仗。还有那些被俘虏的志愿军战士,他们会在脑门上刻上“抗美援朝”几个字,坚决不去台湾。
美军俘虏瞅着冻僵的志愿军尸体,纳闷地问:“他们咋就不跑呢?”翻译官憋了好久,才蹦出一句:“因为他们背后,是崭露头角的新中国。”长津湖一役,麦克阿瑟吃了败仗才恍然大悟:他本想着让中国卷进来,好比拿根竿子钓鱼,哪成想,钓上来的却是条猛龙。
【鸭绿江边的致命豪赌】
麦克阿瑟让美军往鸭绿江那边靠近时,他给飞行员下了个狠命令:“把鸭绿江上所有的桥都给我炸了,断了中国的后勤路!”这个命令啊,一下就看出来他心里打的啥算盘了:一边想拦住中国增援,一边还想惹恼中国让他们出兵呢。
然而,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。美军B-29轰炸机群刚飞到江面上空,冷不丁被不明战机给拦了下来,原来是苏联悄悄提供的米格-15首次亮相战场!更可笑的是,那座被炸毁的桥梁,志愿军工兵愣是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,用木头给重新搭了起来。
麦克阿瑟在他的回忆录里头,挺懊悔地说:“咱们去炸那座桥的时候,江面上都冻上厚冰了,中国人推个小独轮车就能轻轻松松过江。这一炸啊,也就给北京找了个正当借口参战,除此之外,啥用也没有。”
现在,东京司令部那边的战略搞错还在继续闹大。志愿军一开始打了胜仗后,就自己先撤了。麦克阿瑟一看,以为是“中国被打怕了,赶紧逃跑”,然后就叫联合国军全线往前冲。可他哪知道,彭德怀这是在玩“把敌人引进包围圈”的老把戏呢。
美军战史后来严厉批评说:“那位总指挥把圣诞攻势搞砸了,变成了送死的大游行。他一门心思只盯着鸭绿江,压根儿没留意两边山头上埋伏的上百万大军。”
【战俘营里】
麦克阿瑟因为打了败仗被炒了鱿鱼后,他收到了一份巨济岛战俘营的报告,这让他整晚都翻来覆去睡不着。报告上说,总共有两万两千多名中国战俘,其中超过一万五千人打死也不想去台湾。更有不少人,硬是用碎玻璃在脑门上刻字,表明自己的决心。
美军的心理战专家一脸疑惑地写下笔记:“那些看起来瘦骨嶙峋的士兵,咋就比咱们还死磕着认为他们会赢呢?”
审讯记录里,答案渐渐清晰起来。
原国民党士兵张桃芳直言不讳:“以前当兵是为了混口饭吃,保命要紧;现在上战场,那是为了守护家里分的三亩薄田。”大学生俘虏王合良讲述道:“指导员给我们分析利害关系,要是东北守不住,上海那些工厂还得挨炸弹。”38军的连长曹玉海,即便成了俘虏,在战俘营里也不忘组织大家学习:“新中国是我亲自参与建设的,拼了命也得回去!”
麦克阿瑟翻看着报告,脑海中突然浮现出1945年他主导日本投降仪式的场景。那时,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曾说过一句话:“等我们国家的新政权把四亿老百姓的心凝聚起来,亚洲的格局就得变个样。”
那时候,他根本不屑一顾,可眼下战俘营里,每个额头上刻着“中国”二字的人,都像是在嘲讽他的没远见。到了晚年,在西点军校做演讲时,他满脸无奈地说:“我们败给了最老套的武器——对家乡的信念。”
【泣血谏言】
1961年秋天快结束的时候,在华盛顿的沃尔特·里德军医院里头,81岁的麦克阿瑟全身都是管子,但他还是使劲抓着肯尼迪总统的手说:“千万别在亚洲那块地方动武……特别是,中国的底线绝对不能碰!”
他哆哆嗦嗦地把朝鲜地图铺开,手指点在长津湖那儿说:“那儿冷得要命,零下40度呢!可中国人厉害得很,他们竟然能靠两条腿跑赢坦克!还有啊,他们的士兵受了伤,七成都能咬牙再回战场上。咱们的孩子咋样呢?得漂洋过海去轮换啊!”
这条掏心窝子的建议,是从刻骨铭心的经历中得来的。
意志的力量:在朝鲜战场上,咱们的志愿军战士平均一个人能顶住美军9个小时的攻击,靠的就是那股子“拿命换子弹”的狠劲儿。说到后勤保障,咱们占了大便宜,中朝边境的补给线短得就几百公里,可美军呢,他们的后勤得绕大半个地球。再说说全民的支持,上海的大哥们不分昼夜地做炒面往前线送,那时候,美国的妈妈们却在街上举着牌子反对战争。
1962年,中印边界那边打了起来。麦克阿瑟在床上躺着,一听印度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,他居然嘿嘿乐了起来:“尼赫鲁真该瞅瞅战俘营里,中国人在墙上刻的字!他们拿刺刀给印度好好上了一课,意思就是,别惹那条刚醒的龙。”照顾他的护士说,笑着笑着,这位老将军突然间眼泪就哗哗往下掉。
【迟悟的战争哲学】
1964年3月份,那是麦克阿瑟快不行的时候了。
《纽约时报》的记者紧追不舍地问:“要是能重来,你还会希望中国加入战斗吗?”躺在病床上的老将军沉默了好一阵子,才缓缓说出那句让人琢磨不透的话:“我到现在还是想不明白,他们为啥非得死守那片荒山野岭……但要是中国没出手,美军就得一路跑到鸭绿江边饮马了,那样一来,苏联也只能被拖下水,第三次世界大战可就真爆发了。”
这句话揭开了他内心深处隐藏的恐惧。
以前,他希望中国加入战斗,目的是想把战火局限在朝鲜半岛。但之后,他开始害怕中国参战,因为他亲眼目睹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所展现出的坚韧精神。到最后,他由衷地感谢中国参战,因为北京方面通过浴血奋战,明确划定了底线,阻止了美苏之间的核大战爆发。
葬礼上,21声礼炮震耳欲聋,棺木上的星条旗轻轻飘扬,让人感觉似乎还能听到长津湖的风雪呼啸。这位将军一生傲骨,却在最后十年里悟出一个道理:在东方那条巨龙面前,原子弹根本炸不倒靠炒面硬撑的坚强脊梁,家园的信念之重,也不是计算机能算得清的。
配资平台网站,在配资炒股,专业网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